中国昆仑剑法基础教程

昆仑剑
起势:
面南直立,左手反握剑柄,剑尖向上,目视正南方(图1)。
方位:前南后北,左东右西。
左脚向左稍跨步,右手成剑指,指稍略向下,目视左脚(图2)。
左臂缓缓左举,体向左倾,目视左手(图3)。
右脚左插落地,左脚猛向左跨,深蹲成右仆步,左小臂屈,按剑于左侧,剑尖向后,右剑指上绕经体前至右下指,目视右下(图4)。
重心左移提右脚,右剑指后绕一周,目视右剑指(图5)。
有脚左插落地,左脚左跨成弓步,右剑指下按又反掌上指,目视右前方(图6)。
右脚右抬,复后摆抬起,右剑指右划弧稍收前指,目视左下方(图7、8)。
有脚前跨,左脚后抬起,右剑指后收于腰际,手心向上,左剑右前摆,目视右前方(图9)。
左脚前跨落地,右脚稍微右跨步,右剑指掌心向上右前指,上体右探,目视右剑指(图10)。
猛左转身,左脚后落地,转身后右脚前跨落地成右弓步,两手同时右前下摆,俯身,目视右下方(图11)。
右脚左跨步,稍蹲,屈左臂,左剑左后拐刺,稍按。右剑指右指,目视右剑指(图12)。
左后转身成左虚步,左手反握剑柄随转身势右戳,右剑指下搂上指,目视右方(图13)。
左脚前抬起,缓缓起立,左转身,左脚高抬,左脚上踢,左剑随转身势向左后拐戳,右剑指收至胸前又上指,目随剑尖,最后视东方(图14、15)。
左转身,左脚落地,右剑指下按上指,目视西北方(图16)。
左手反握剑右上举,目视左手(图17)。
右后转身,右脚后退右跨,左剑右上摆,剑身经头顶向左上举,左手心向上,剑尖向右,目视左手(图18)。
一、朝天一柱香
左脚右插一小步,外扭腕使剑尖向后向右摆,左手持剑下沉于腹前,右手于腹前收握剑柄,此时换剑,目视剑尖(图19)。
右脚向左前跨成弓步,右剑左前下点又稍上提,目视剑尖(图20)。
左后转身,右脚西北跨步,右剑右上侧绕环一周下挖,再沿胸前上提,目视后下方(图21)。
左转身,提右膝,右剑顶上绕一周右下扫,目视剑尖(图22)。
右脚前落地,左脚后抬于膝弯处,右创后绕一周前下扫,目视前方(图23)。
右剑前扫胸前上戳(图24)。
右腿直,左腿后抬,右剑上戳,抬头目视剑尖(图25)。
二、拨草寻蛇
左脚落地,双膝微曲,右剑右沉剑尖向上,目视剑尖(图26)。
右转身一周,左脚右跨成弓步,右剑向后向下栽戳,目视剑尖(图27)。
左脚上步,右脚再上步,右剑后挡前挡稍上提,目视剑尖(图28)。
左脚前拖,右剑右上提,目视前下方(图29)。
左脚前跨,右脚再前跨成右低弓步,右剑用力右前下刺,目视剑尖(图30)。
右后转身,右剑右上提带,目视右方(图31)。
右转身,右剑下剜上刺,目视剑尖(图32)。
左转身,退右脚成右虚步,上体稍后仰,右剑于腹前下沉,剑尖上崩,目视剑尖(图33)。
左脚上步,右脚再上步,左脚后提贴在右小腿后的同时,右剑前腕划一周,向前下点,右手推剑柄,剑尖向下,回首目视右方(图34)。
左脚右落地,右脚猛右跨成低弓步,右腕抖剑,使剑尖向右,随上步之势右剑用力右下刺,左剑指向后,目视剑尖(图35)。
三、劈山沉香
左脚向右上步,右转身提右膝,右剑后甩再转腕向胸前提带,手心向上,回首目视剑尖(图36)。
左转身,右脚右落地,左脚再稍上一步,右剑后上举经上前下点,目随剑尖行(图37)。
两脚并拢,弓身,双手并拢下沉崩剑,目视剑尖(图38)。
四、银蛇缠身
右脚稍上步,上体前倾,右剑于腹前内绕一周,目随剑尖行(图39)。
左脚上靠,上体后仰,右手于腹前持剑,使剑于腹前外绕一周,目随剑尖行(图40)。
以上两动再重复一次。
左脚稍上步,右剑绕至体左侧前腕划一两周,右后甩击,目随剑尖行 (图41)。
右脚稍上步,右剑于体右侧内外前后各腕划一至二周,再绕至顶上平绕一周的同时,左后转身,剑尖向后,目视东北上方(图42、43)。
左后转身,右脚上步。左脚后抬起,右剑随转身势继续于顶上平绕的同时,上体后仰,目随剑尖行(图44)。
左脚稍前落地,右剑在顶上平绕一周后于体右侧再后绕一周,按于腹前再右上挑刺,目视剑尖(图45)。
右脚稍上步,提左膝,右剑前腕划一周的同时,右转身,右剑向后甩击,再沉腕稍崩,左剑指上指,目视剑尖(图46)。
五、童子献果
左脚右前落地,右脚并向左脚,右剑经下向右前平刺,上体前弓,双手持剑,目视剑尖(图47)。
六、青龙摆尾
右脚稍后退,体右转,右手持剑用力向下向上挖,提剑于肩上,剑尖向左下,目视剑尖(图48)。
右脚向前跨大步,上体前俯,右剑经上向体前下劈,持剑于腰际,左剑指前指,目视前下方(图49)。
左脚稍前拖,猛左后转身提右膝,右剑向右猛刺,目视剑尖(图50)。
左转身,右脚南侧落地,右剑上举体前下劈,持剑于腰际,左剑指指向东方,目视东方(图51)。
左脚稍后退步,右剑右下刺,目视剑尖(图52)。
右剑向内绞动,渐向上,最后经顶上向右下甩点,同时右脚向北侧跨步成弓步,回首目视剑尖(图53)。
七、提炉上香
左转身,抬左脚,右剑后划弧一周,经上直沉于体前,剑尖向上,目视剑尖(图54)。
左脚前落地,右剑前下点又:提(图55)。左转身一周,右脚向左后跨,右剑下点又上崩,再左上带前后抹,剑尖向西北,目视西北图56)。
左脚开始向西北方快进四步,提右膝,右剑前划弧一周,沉腕于体前,剑尖向上,目视剑尖(图57)。
左脚上跳后抬起,右脚向右下伸直,右剑收于腰际,剑尖向西,左剑指后上举指向西方,目视西南下方(图58)。
右脚落地,左脚后插,下蹲成左歇步,右剑于右后右上刺,上体左前俯,回首目视剑尖(图59)。
左后转身一周,随转身势上体渐起,右剑转腕手心向上扫一周后上带,剑尖向西,左剑指指向西方,目视西方(图60)。
右剑稍下挖前下刺,手心向上,左剑指后上指,目视剑尖(图61)。
左脚稍前移成左弓步,右剑向上向后上劈,上体稍前俯,左剑指前上指,回首目视剑尖(图62)。
左转身,右脚上步成右虚步,右剑右带胸前上举,剑尖向西,左剑指护右腕,目视西方(图63)。
八、望月穿花
右剑右下点,提右脚,目视剑尖(图64)。
缓缓向左下俯身,右小腿后上提,右剑上挂,回首目视西方(图65)。
右剑腹前收又向左刺,目视剑尖(图66)。
右脚前收落地又向右伸,左转身上体后仰,右剑收又向右上刺,目视剑尖(图67)。
九、弱风拂柳
右脚右落地,左脚右跨,右剑向左下摆,目视剑尖(图68)。
上体缓缓后仰,右剑于体上右绕两周(图69)。
右剑于右上侧绕一周左上撩,右腿缓缓上抬与上体成直角,目视剑尖(图70)。
右脚落地,右剑于顶上右绕一周剑尖向西,目随剑尖行(图71)。
左后转身,提右膝,右剑下按再用力上提于胸前,剑尖向西,左剑指上指,目视剑尖(图72)。
十、夜走三关
右脚左落地,右手右上提剑,使剑经体前左刺,目视剑尖(图73)。
左后转身一周,右脚右前跨步,右剑前划弧一周,用力右带,持剑于体右侧,剑尖向上,左剑指护右腕,目视左上方(周74)。
左脚左跨步,右剑右伸,剑尖向西,目视东南(图75)。
左脚落地,右脚左前跨,右剑右带,目视东方(图76)。
右脚落地,左转身,左脚左跨,右剑随转身势前带,目视西北方(图77)。
右脚起按向西方弧形疾行五步,右剑前带抱于胸前,左转身面向东南,剑尖向西,目视东南方(图78)。
注意:此组动作幅度大、气势大。
十一、金鸡独立
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右剑上提左带于膝前,剑尖朝西方,目视剑尖(图79)。
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右剑用力右刺(图80)。
左转身,右剑上举,体前下劈,目视剑尖(图81)。
左腿伸直,缓缓上提,与身体成直角,右剑经胸前缓缓上刺,目视东方(图82)。
十二、行云流水
左脚前落地,右脚稍侧步,右剑前点又右上抹带,目视剑柄(图83)。
右脚上步,左脚再上步成左弓步,右剑上绕右下劈,目随剑尖行(图84)。
右脚并向左脚,左脚脚尖点地,右剑经体右侧前撩上举,目随剑尖行(图85)。
左转身,右脚稍上步,左脚尖点地,右剑右侧前撩上举,目随剑行(图86)。
右后转身,左脚后跨提右膝,右剑右下撩右扫,左剑指西指,目视西方(图87)。
右脚落地跳起,右剑右扫右上举,剑尖向东北,目视西方(图88)。
左脚抬,东北方落地,右转身一周,左脚尖点地,右剑右扫,剑尖向东(图89)。
继续右后转身,上左脚成左弓步,右剑右扫下按,剑尖指向西方,目视剑尖(图90)。
十三、横扫平洋
右后转身,左脚向右脚右侧插步,下蹲成歇步,右剑随转身势右扫,目视剑尖(图91)。
身体继续右转,右剑向右后平扫,待转身后,右脚西北方跨步成右弓步,右剑右后甩点,左剑指上指,回首目视剑尖(图92)。
十四、白蛇吐信
左后转身,左脚后退并向右脚,右剑后扫收至腹前,剑尖向西,目视西方(图93)。
右脚左跨,再深蹲成仆步(图94)。
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右剑猛右刺,目视剑尖(图95)。
十五、玉女穿梭
右脚并向左脚半蹲,右剑上撩向右下沉,立剑于体左侧,左剑指指剑柄,目视剑尖(图96)。
右后转身,左脚西北方上步成弓步,右剑经体前向右上撩挡,左剑指随剑向西北方推指,目视西北方(图97)。
上右脚,右剑内挖,向右上挑刺,目视剑尖(图98)。
上左脚成弓步,右剑前划弧一周后下刺,左剑指上指,目视剑尖(图99)。
十六、猛虎下山
右后转身,左脚左上步,稍蹲,右剑于体后向后划弧一周,上举左侧下按,目视东方(图100)。
右后转身一周,右脚随转身势后撤,右剑向右横扫一周于体前上戳,目视前上方(图101)。
左脚左抬,右剑自左向右绕击一周于膝前下点(图102)。
左脚落地跳起,右脚左跨一步,左膝抬起,同时右剑右抹又右下刺,目视剑尖 (图103)。
左脚落地,右后转身一周,右脚右前跨步,稍蹲,右剑向右绕击一周右上刺,左剑指上指,目视西南方(图104)。
右剑于顶上自右向左横搅两周,同时左转身,上体右探,右剑向右甩击,目视剑尖(图105)。
十七、横搅乾坤
右脚上步,左后转身,右剑内挖上举,剑尖向西,目视东方(图106)。
右脚上步,左脚再上步,体右转,右剑前劈后绕一周,立剑于胸前,目视剑尖(图107)。
左脚为轴,右后转身一周,右脚右落地,左脚后抬起,同时右剑平腰右扫一周半,立剑于胸前,剑尖向上,目视西南方 (图108)。
左脚上步,右后转身成右弓步,右剑右后扫击一周,抱剑于右侧,剑尖向后上方,目视东方(图109)。
左脚并向右脚,体稍左转,右剑于体后右绕两周,侧身右上刺,面向北方,目视剑尖,左剑指指向剑尖方向(图110)。
右剑于背后自左向右竖绕两周,同时左后转身,左脚稍后退,右脚再向左跨步,上体稍后仰,立剑于胸前,目视前方(图111)。
左后转身一周,左脚退步,右脚左上步成低弓步,右剑随转身势横扫一周向东方猛刺,目视剑尖(图112)。
左后转身,退左脚,右剑后划弧一周向右上劈,目视剑尖(图113)。
左脚并向右脚,探身,右剑向右探刺,左剑指护右腕,目视剑尖(图114)。
十八、玉女穿梭
左转身,稍屈膝,右剑上撩,右沉立剑于左侧,目视剑尖(图115)。
右后转身,左脚西北方上步成左弓步,右剑经体前右上撩抹,左剑指随剑右指,目视西北方(图116)。
上右脚,右剑内挖右上挑刺,目视剑尖(图117)。
上左脚成左弓步,右剑前划弧一周后下刺,左剑指右上指,目视剑尖(图118)。
十九、抱月探海
右脚退步并向左脚,右后转身,左脚尖点地,右剑前划弧一周下按,目视东方(图119)。
右后转身,右剑向右向上向左下撩一周,再向右上提带,左剑指护右腕,目视东方(图120)。
提右膝,右剑抱于胸前,剑尖向左下,目视,剑尖方向(图121)。
右脚前落地成右弓步,右剑左前下刺,目视剑尖(图122)。
二十、横搅乾坤
左脚上步并向右脚,面南、半蹲,右剑经体前右上摆、剑尖向西,目视西方(图123)。
右剑于体前自左向右划弧两周,第二周后右后转身提右膝,右剑上提剑尖向东,目视东方(图124)。
右剑继续向右划弧两周,右脚左落地成右虚步,右剑向左撩击,目视剑尖(图125)。
右剑于体右侧后划弧两周,体左转成马步,右剑于体左侧下按,剑尖向西,目随剑尖行(图126)。
体右转成右弓步,右剑右撩经上向右下劈,目随剑尖行(图127)。
二十一、燕子抄水
左后转身,提左膝,右剑后划弧一周,前上挑刺顶上举,剑尖向西,左剑指右前指,目视西下方 (图128)。
左脚前落地,右剑前栽于体左侧后刺,目视剑尖(图129)。
左后转身,右脚上步又向后提起,右剑左上挑刺,挺身抬头,目视剑尖(图130)。
右脚前落地,左后转身成左弓步,右手抖腕,右剑右上刺稍下栽,左剑指下指,目视剑指方向 (图131)。
上体前倾,右剑前栽于体左侧左后刺,目视剑尖(图132)。
上右脚左后转身成左弓步,右剑东刺,左剑指后指,目视剑尖 (图133)。
二十二、崩山穿空
右脚前跨于左脚左侧,右剑沉腕于膝前,剑尖上崩,上体稍前倾,目视剑尖(图134)。
左脚后抬,右剑稍收向东北方上刺,目视剑尖(图135)。
二十三、童子捕蝶
左脚落地,右剑上推内倒右抹,左侧身,左剑指右指,目视剑尖(图136)。
提右膝,右剑贴身右下刺,上体右倾,目视剑尖(图137)。
右脚右落地,右后转身,面东,左脚后抬起,右剑自下向右上挑刺,随转身势于头顶上横绕一周,剑尖向西,挺身抬头,目视上方(图138)。
继续右转身,左脚右跨,右剑右下带于腹前下按,左剑指指右腕,目视剑尖(图139)。
二十四、青龙腾飞
左脚右退,右剑右后抹带,剑尖向下,弓身,左剑指下指,目视剑指(图140)。
起身,右剑上抛,挺身,目视剑柄(图141)。
收 势
右脚后滑,蹲身,右膝跪,左手自上向下引接剑柄,目视剑柄 (图142)。
右后转身,右脚右跨,左膝屈跪,左手反握剑柄,使剑于头顶上自内向外横绕一周,抱剑于胸前,剑尖向东南,目视西方(图143)。
左转身,右脚后抬伸直,挺身,左手左上举,左剑左后绕半周,剑尖向西,目随剑尖行(图144)。
左脚为轴,左后转身一周,右脚随转身势落在左脚后,左剑于头顶上外绕一周后,置于背后,剑尖向左上,右剑指随转身势自上向下按于胸前,左指,目视东方(图145)。
右脚并向左脚,双手还原于体两侧,目视正前方。
剑术的基本动作:
(1)刺剑
动作:立剑或平剑向前直出为刺,力达剑尖。
要点:剑与手臂成一直线。
(2)劈剑
动作:立剑,由上而下为劈,力达剑身。
要点:肘关节由屈至伸,剑由上至下,力达剑身。
(3)撩剑
动作:立剑,由下向上方为撩,力达剑身前部。
要点:贴身弧形撩出,力达剑身前部。
(4)挂剑
动作:立剑,剑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后为挂,力达剑身前部。
要点:立剑贴身挂出,力达剑身前部。
(5)云剑
动作:平剑,在头顶或头前上方平圆绕环为云。
要点:上云剑要仰头,左(右)云剑头向左(右)肩侧到,腕关节灵活。
(6)点剑
动作:立剑,提腕,使剑尖猛向前下为点,力达剑尖。
要点:提腕,力达剑尖。
(7)崩剑
动作:立剑,沉腕使剑尖猛向前上为崩,力达剑身前端和剑尖。
要点:沉腕有力,力达剑身前端和剑尖。
(8)截剑
动作:剑身斜向上或斜向下为截,力达剑身前部。
要点:剑身斜平。上截剑斜向上,下截剑斜向下。
剑产生在商代,较短,呈柳叶或锐三角形,初为铜制。汉代后铜剑渐被钢铁剑替代,并趋于定型。剑,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自古剑术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为世人喜爱。
剑术在春秋后期开始出现,史籍中也开始出现关于剑术家的记载。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卧薪尝胆、报仇复国的越王勾践,曾请了一个埋名隐姓、生活在山林中的剑术家给他的士兵传授剑术。《吴越春秋》卷九和《庄子·说剑篇》都记述了古代击剑的技术和战术。《汉书·艺文志》载有《剑道》三十八篇,是论述汉以前击剑技术的专著。
剑术的基本剑法:
1、刺剑:右手握剑屈肘上提至腰间,再以立剑或平剑向前直刺。根据刺剑的不同方位,分为上刺剑、平刺剑、下刺剑、后刺剑、反刺剑和探刺剑等。刺剑要求臂与剑成一直线,力达剑尖。
2、劈剑:右手握剑上举,由上而下直臂劈至体前,臂与剑成一条直线,与肩同高,力达剑刃。抡劈剑是沿身体右侧或左侧抡一立圆向前劈出。
3、撩剑:右手握剑右前臂内旋,剑尖向上向右后方立绕至体后,随即右前臂外旋,剑尖向下沿身体右侧贴身弧形向前撩至身体前上方,虎口斜向下,力达剑刃前部;同时左手剑指向下向左前上方划弧,举至头部左上方。
4、挂剑:剑尖后勾,立剑由前向后上方或后下方格开对方的进攻。挂剑的时候肘部应当固定不动,靠肩部带动剑运动。
5、点剑:手腕放松,突然短而有力的提腕,使剑尖猛向下啄击,力达剑尖下锋。
6、抹剑:腰向右拧转,右臂内旋,手心向下,剑由左前向右弧形抽回,力达小指侧剑刃。
7、托剑。
8、架剑;右臂内旋,剑向头上方架起,剑身横平,手心向外,力达剑身中部。
9、扫剑:身势左转,右手手心向上平握剑,右臂外旋剑刃向左,随转体使剑身从左向右水平横向弧形运动。剑身要平,动作轻快,力达小指侧剑刃前部,高不过膝。
10、截剑;剑尖横向侧方,用小指侧剑刃按切、阻截对方,以身带剑,力达剑刃中前部。正握剑斜向下为下截剑,反握剑斜向上为上截剑。
11、扎剑。
12、推剑:右手拿剑缓缓向外推出。
13、化剑。
剑术的基本把法
一、满把:手握剑柄, 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齐握紧,第一节指骨排列平正,拇指屈压于食指第二节指骨上面,腕关节正直,虎口正对剑格靠紧。
二、螺把:手握剑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节指骨,由小指开始依次向上微微凸起,拇指款靠近于食指第三节指骨,腕关节微下屈,以食指第二节指骨靠论间格,形如螺壳。
三、压把 :由满把将无名指和小指放开,以无名指的第一节指骨和小指的第一、二、三节指骨压于剑柄后端上面,勿使剑尖在前下坠。
四、钳把 :专以食指、拇指和虎口的挟持之劲将剑柄钳住,其余三指自然地附于剑柄。
五、刁把:专以虎口的挟持之劲将剑柄叼牢,拇指、食指和中指自然伸直虚附于剑柄,其余两指基本上离开剑柄。
基本剑法:左手持剑、右手持剑(直握、平握、钳握、提握、反握);2、刺剑(上刺、下刺、反刺);3、劈剑(下劈、回身后劈);4、点剑;5、撩剑;6、云剑;
7、挂剑;8、崩剑;9、扫剑;10、击剑;11、斩剑;12、挑剑;13、绞剑;14、捧剑;15、穿剑;16、带剑;17、消剑;18、提剑;19、格剑;20、拦剑;21、截剑;22、撩腕花;23、剪腕花。
基本步法:弓步、马步、朴步、歇步、虚步。
此外,剑术名目繁多,形式不一,仅单剑可分短穗剑、长穗剑;从剑路体势而言可分:工架剑、行剑、绵剑、醉剑和双手剑等。各种俭术风格不同。工剑、形健骨遒,端庄势整,一招一势,端端式式;行剑、流畅无滞,挥攉潇洒,忽往复收,行多停少;绵剑,柔和蕴籍,缓缓不断(如太极剑);醉剑,恣意挥舞,乍徐还疾,形如醉酒,以醉非醉;双手剑,双手持剑,劈、砍、挎、挂、身法矫健,丰彩多姿。
武术的剑,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富有传奇色彩。许多诗人都有赞美剑的诗句,所谓“一舞剑器动四方”,自古以来我国舞剑之风甚重。
一、学剑术首先是要练好拳,在拳术练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有了那种感觉再去学剑比较好。因为剑是手臂的延长,剑法的根本是拳法。
二、剑走轻灵,剑的形制决定了剑无法与重兵器硬性抗衡,因此必须避让重兵器,也不能象刀一样挥砍,否则不但发挥不出它的特长,而且在对抗中容易折断,因此,剑法主要是以刺、点、削、抹之类的招数组成,握剑的手要虚灵,不可死死抓牢,以增强其灵活性。运剑多使用手腕的力量,而不是手臂的力量,所以手腕要活。在发力时,要使用弹抖劲,全身要放松。
三、练剑有千金难买一响之说,意思是不要出现与敌人兵器的磕碰,而应当粘住对方的兵器,这就象是内家拳一样,因此对听劲、顺势、化力都有较高的要求。